• Charlesworth

撰寫一個精彩的“摘要”部分似乎是研究寫作當中最為困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無論是對于一篇文章還是一份會議報告而言都是如此。其背后蘊涵的技巧完全一樣:以簡短的篇幅(200至250個單詞)來有效概括你的研究,這段內(nèi)容必須能夠吸引讀者,且易于理解。

 

拼湊這些內(nèi)容聽起來猶如噩夢?

 

其實不然。在科研論文撰寫中,摘要部分只需要稍加練習即可輕松掌握。

 

正如該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文章所闡述的那樣,絕大多數(shù)人往往只會閱讀你的論文“標題”和“摘要”部分。因此,文章的這些部分必須要發(fā)揮宣導作用,對你的研究進行介紹,并闡明你希望讀者從你的研究中所能領會的內(nèi)容:即所謂的關于該研究的能夠‘take home’的信息(一條或者多條)。

 

有效撰寫科研論文摘要的訣竅

 

首先(在你準備打字或者落筆之前)擬出研究的重要信息(一條或者多條):即你希望通過這項特殊研究向人們傳達的信息。你可以把這部分內(nèi)容當作向對你的專業(yè)領域一無所知的人進行解釋的過程。

 

我在寫摘要時,經(jīng)常將此想象成對著我的祖母聊天

 

因此,需要重點記住的是,一段高質量的科研摘要需要同時做到直白和準確(不要編造或者過度推銷你的工作),并且能夠獨立且不依賴于論文的其他部分(即所謂的“正文”部分)。你需要讓你的摘要出現(xiàn)在搜索引擎中,原因在于,如上文所述,研究的摘要部分通常是人們唯一閱讀的內(nèi)容,并且會對編輯產(chǎn)生影響,他們將依此決定是否要將你的論文發(fā)送同行評審。保持摘要簡潔且具體,不要摻雜技術術語也不要引用參考文獻。

 

以上聽起來都很棒,但這樣就能寫就一份高質量的摘要嗎?

 

這里我給你的建議是,參考各類期刊實際要求作者所要撰寫的“結構式摘要”。

 

具體來說,期刊為“摘要”或“概要”定義的結構是:兩到三句話交待研究“背景”(“最新型的”研究),闡述研究所遵循的原則——邏輯。然后用兩到三句話概括“方法”和“主要發(fā)現(xiàn)”——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你的重要研究成果。最后,用一段話介紹研究的“結論”和“意義”:重要成果、意義以及未來的研究途徑。

 

嘗試在以下三個標題下分別用兩到三句話描述你的研究:“背景”、“方法”和“主要發(fā)現(xiàn)”、“結論”和“意義”。你最終將寫出100至150個單詞,這些內(nèi)容將形成研究論文“摘要”部分的基礎。你只需要提煉出結構即可,然后進行編輯和潤色。看看效果如何。

 

我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對于撰寫“摘要”部分十分有效,并且還是一個省心省力的方法,能夠摒棄許多雜念。人們往往懼怕論文的這個部分(不知道“摘要”要寫什么內(nèi)容,如何去寫等等)。因此,許多作者在撰寫其研究論文摘要時都會表現(xiàn)得急于求成,幾乎寫成了總結,往往在論文撰寫過程的最后才來處理這部分內(nèi)容。

 

記?。耗愕?ldquo;摘要”必須是寫作的一個“獨立”部分,要做到內(nèi)容清晰、精煉,必須準確傳達全文內(nèi)容,起到總領作用。

 

你為什么要開展這項研究?你做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到了哪些結論?

 

寫作之前先組織好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是個非常好的習慣。利用結構式摘要模板撰寫這些內(nèi)容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分享給你的同事

推薦閱讀

SCI論文的摘要編輯

如何撰寫一篇有效的會議摘要?

推薦閱讀

學術論文摘要撰寫常見問題及建議

學術論文摘要這么寫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