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rlesworth

  機器翻譯簡單來說就是是通過計算機來實現不同自然語言之間的翻譯,其波折的發(fā)展歷程,查爾斯沃思簡單的為大家梳理下:

 

  1949年,美國人Warren•Weaver正式提出機器翻譯的思想

  1954年,美國喬治敦大學首次進行機器翻譯的公開演示

  1966年,美國科學院發(fā)布《語言與機器》報告,否定機器翻譯,機器翻譯陷入低谷。

  1970s ,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取得重大進展及 AI技術的進步,機器翻譯進入復蘇期。

  1976年,以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與加拿大聯邦政府翻譯局聯合首次開發(fā)出實用性翻譯系統(tǒng)為標志,機器翻譯步入繁榮階段。

 

 

  機器翻譯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人工智能、數學、語言學、計算語言學、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等多學科和技術。屬于國際前沿領域,也是目前國際上最具挑戰(zhàn)性的研究課題之一。

 

  機器翻譯的缺點

 

  由于篇幅有限,我們不對機器翻譯的優(yōu)點做過多論述,機器翻譯的缺點也是機器翻譯待解決的最大障礙——語義歧義,自然語言中普遍存在各種歧義,這些歧義包括詞匯和語法上的歧義,除此之外還有文化差異等因素,如果中文表示一個人很厲害,往往說:“這個人很牛”,而如果將其機器翻譯就成了“This man is very cow”!其實無論你羅列多少個缺點,結果只有一個:機器翻譯不夠準確。

 

  2015年全球翻譯市場規(guī)模達到392.50億美元,并以平均每年5%的增長速度持續(xù)發(fā)展,而在10年前,僅中國的翻譯市場產值就達300億元。正是強勁的市場需求,催生出無數的翻譯軟件競相入市, 但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機器還無法和人一樣去理解分析語言,因此,對于學術論文作者來說,將稿件通篇的交由機器翻譯是不可取的。

 

  為什么查爾斯沃思不接受對機器翻譯的論文進行編輯潤色?

 

  通常此類論文很難理解,對于學術論文中結構復雜的句子來說,機器翻譯會出現很多語法錯誤,甚至曲解原意,對其編輯潤色存在很大風險,因為任何修改都可能導致原有內容出現錯誤。所以查爾斯沃思會拒絕被認為是采用機器翻譯的論文。建議作者采取專業(yè)的方式來翻譯自己的論文。

 

  查爾斯沃思作者服務為作者提供翻譯服務,您的源語言原始文章將由相關學科領域的專業(yè)翻譯人員翻譯成英語,由英語母語編輯人員對英譯本進行校對,之后我們才會把譯本發(fā)送給您,了解查爾斯沃思學術翻譯服務

 

  參考資料:

  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相結合的機器翻譯研究策略

  淺談機器翻譯的現狀與發(fā)展

  基于本體的英漢翻譯記憶系統(tǒng)模糊匹配的研究

  機器翻譯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全球翻譯市場發(fā)展概述報告

分享給你的同事

推薦閱讀

為什么出版社會推薦語言潤色公司?

推薦閱讀

關于潤色證明你需要知道的事

推薦閱讀

合格的語言潤色編輯該具備的條件